有人说“女人一生的健康都与补血有关”,这话不无道理。
古代医学典籍《妇人大全良方》指出:“妇人以血为基本。”女性特有的生理活动均以血为本,因此,女性的一生中都可能在不同时期呈现出血虚的状态。
女性天生就难以避免生理上的重重“磨难”:月经、怀孕、分娩、哺乳,这些原因都会造成耗血与失血。如气血亏耗或补血不足,便会引起血虚,而血虚也是众多内科、妇科疾病的“始作俑者”,故补血对于女性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血虚者,多见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眼花、容易疲劳、手足发麻、多梦健忘、月经量少、经期延迟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引起痛经、闭经、妊娠腹痛等一系列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许多中药亦可药食同源,故若辨证施补,则能有效改善女性血虚的问题,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一是耗血、出血过多,如月经过多、产后大出血、久病等;如果是因为慢性疾病而引起的血虚,多可采用补血养血的方法直接补益气血;而月经量多或产后大出血、或意外失血过多而引起的血虚,则需要根据这些情况的轻重缓急程度判断是否需要先采取输血或其他急救措施,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补血养血等日常调理;
用以补血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有阿胶与鸡蛋炖食;或阿胶与大枣一同煮水喝加强补血功效。
二是气血生化不足,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之帅,脾胃虚弱或营养不良,可致使气血来源匮乏;如果是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形体消瘦、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食欲不佳、腹胀便溏继而出现血虚表现的女性,则一般要运用健脾益气的方法,使得脾胃强健,气血生化有源,血虚问题也会自然迎刃而解;
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而致血虚的女性朋友,可食用山药帮助气血生长。山药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味甘性平,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山药营养丰富,又容易消化,可长期食用。虽然山药没有直接的补血作用,但它能补脾益气,长期食用,脾胃强健,气血生化有源,血虚自然不复存在。山药食用方法较多,其中煮粥、炖肉较为简便实用。当然,在煮粥炖肉时加一些阿胶、大枣、鹿角胶等补血的药食材,更显其效。
三是肝肾不足,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肝肾亏虚也会导致血虚。妇女如果有头晕眼花、健忘多梦、手足发麻、腰酸膝软、月经量少色淡、月经延期、闭经等血虚表现,即提示可能为肝肾不足所引起的血虚,宜用养血柔肝、补肾益精的方法同时补益肝、肾两脏的气血。
中医历来讲究辨证论治,许多中药亦可药食同源,因此在以药食补血时,也必须辨证施补,才能有针对性地改善女性血虚的问题,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上品中药龟甲胶、鹿角胶皆入肝肾经,分别有滋阴养血和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的作用,可用于阴虚血亏和阳虚血亏,辩证服用没效果更佳。
温馨提示:血热、血淤反对蛮补
虽然补血有益女性健康,但也并非提倡一味蛮补。由于大多补血食物或药材都属于热性药(食)物范畴,一味地盲目进补可能适得其反,出现上火、便秘、燥热、流鼻血等不适症状,所以,只有血虚的女性才最适合进补。而如果本身就是属于血热、血淤的情况,则不适合再大量应用补血药食,比如那些体型肥胖,身体壮实或燥热体质及没有血虚情况的女性,就不宜进补。